澳门新濠影汇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转型升级助推广东经济发展——“十一五”以来全省及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全省经济结构现状、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比较了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区域  转型升级

 

  广东作为探索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具备较完善的市场体系,积累了丰厚的经济发展基础,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和国内“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广东面临多方挑战和重大机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平衡地区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本文研究了“十一五”以来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基本情况,探讨其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赢得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当前全省经济结构现状

  (一)基于三次产业主要指标看,经济发展量质双升

  1.总量不断实现跨越,珠三角地区引领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十一五”以来,全省在珠三角地区发展的有力带动下,总量规模快速攀升。2013年全省GDP突破六万亿,达62163.97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1.1%。其中,珠三角地区增长快于全省,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3060.48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占全省GDP比重比2006年提高3.8个百分点,平均增速达11.8%,高于同期全省0.7个百分点。

图1 “十一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情况

   

  2013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4.9:47.3:47.8,第三产业占比比2006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6:51.4:46.0转变为2013年的2.0:45.3:52.7,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于2009年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经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珠三角地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较全省高4.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GDP增长达4.1个百分点。

  2.工业总量效益连年攀升,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亮点突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上新台阶,从2006年的4.47万亿元跃升为2013年的10.97万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3年是2006年的2.3倍。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持续增加,201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6540.0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其中,珠三角地区为21446.7亿元,是2006年的2.1倍。

 

表1 “十一五”以来珠三角地区规上工业基本情况

  

总产值

增加值

珠三角地区(亿元)

珠三角地区占各市合计比重(%

珠三角地区(亿元)

珠三角地区占各市合计比重(%

2006

38998.14

87.3

10188.1

86.5

2007

47760.67

86.4

12019.8

85.2

2008

56197.57

85.9

14953.7

85.0

2009

58155.82

85.2

15285.7

83.8

2010

72102.70

84.0

19080.0

83.0

2011

80068.84

84.4

17976.2

83.0

2012

79954.57

83.6

18639.7

82.0

2013

90691.47

82.7

21446.7

80.8

  

   “十一五”以来,珠三角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逐年攀升,生产情况良好,占比维持在八成强,是我省工业生产的支柱地区。珠三角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自2006年到达87.3%的高位后,近年一路缓慢下行。一方面,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情况未有显著好转,市场需求波动影响了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推行“腾笼换鸟”、“双转移”政策后,粤东西北地区总产值占比不断加大,其参与全省经济分工的能力不断增强,地区崛起效应逐步显现,区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8年的48.9%上升至2013年的52.0%。

图2  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3.服务业规模及结构上新台阶,珠三角地区服务型经济特征明显。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快于整体GDP增长。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46.1%上升至2013年的52.7%,增幅高于全省同期2.4个百分点,实现较快增长,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增强。2013年珠三角地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7948.44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12.3%,高于同期地区GDP增速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3%,较2006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地区2013年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1.0%,高于同期全省7.7个百分点,较珠三角地区2006年高17.6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实现较好较快发展,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地区人民富裕程度和发展质量看,2013年全省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27958元,是2006年的2.2倍。其中,珠三角地区2013年人均达49012元,是2006年的2.3倍,增长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发展提质增效。2013年全省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173.26亿元,增长11.1%,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1.2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为57.8%。珠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8年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60.1%,提前达到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占比超过60%的目标。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看,生产性服务业取得实质进步,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现代服务业中的现代物流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008-2013年全省增加0.3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增加0.1个百分点。金融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13年全省较2006年提高5.1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提高5.0个百分点。

图3 2013年广东各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基于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分布理论看,一产部门劳动力持续转移

  从“十一五”以来各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数据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减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后,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增加,8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提高了4.2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地区从业人员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其中第三产业占比8年间共提高了3.5个百分点。显示全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成效显著。

 

表2 “十一五”以来全省及珠三角就业结构表

 

全省从业人员占比(%

珠三角从业人员占比(%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6

30.2

38.9

30.9

13.9

49.9

36.2

2007

29.2

39.4

31.4

12.7

50.0

37.2

2008

27.9

39.7

32.4

11.8

49.9

38.3

2009

26.6

40.3

33.1

11.2

50.0

38.7

2010

24.4

42.4

33.2

10.1

52.4

37.5

2011

23.9

42.4

33.7

9.9

52.2

38.0

2012

23.8

42.1

34.2

9.9

51.5

38.6

2013

23.0

41.9

35.1

9.5

50.9

39.7

 

  (三)基于要素投入看,珠三角地区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龙头

  从各要素的投入情况看,全省以及珠三角地区2006-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与各自GDP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各要素投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资金投入大幅增加。全省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28.65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17.8%,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其中,珠三角地区2013年完成投资16030.78亿元,占全省比重自2006年以来维持在七成,亿元以上大项目占地区总投资比重达44.0%,技术改造投资占地区总投资的比重为9.9%,优质项目的投资建设,为地区发展注入充足资金,增强了地区辐射带动力。

  劳动力转移进入第二、三产业。全省2013年年末从业人员6117.68万人,2006-2013年平均增长2.5%,高于常住人口平均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8年间增加从业人员1097.78万人,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了157.10万人。其中,珠三角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了872.89万人,占全省新增二三产从业人员的79.5%,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珠三角地区吸纳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

  R&D经费投入强度加大。全省2013年R&D经费投入1443.45亿元,占GDP比重为2.3%,比2006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地区2013年经费投入占全省的比重达94.0%,比2006年提高1.2个百分点,是科技投入的主要地区,且投入强度增幅快于全省。反映在产出上,2013年珠三角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5.9个百分点,较同期全省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科技实力和产出水平不断增强,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基于需求结构看,内需成为主要拉动力

  “十一五”以来,“三驾马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呈现“消费唱主角、资本形成增、出口低流出”的特点。

  从GDP支出法的三大需求看,一方面,最终消费率不断走高,全省2012年的消费率已达51.3%,比2006年提高3.8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自2006以来波动上升,全省2012年为54.4%,较2006年提高22.9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地区同期7年间的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提高3.2个百分点。在地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净流出贡献率震荡波动的情况下,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保持平稳态势,是稳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全省经济增长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外贸驱动型转向内需拉动型,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消费率和消费支出贡献率的稳步攀升,弥补了外需减弱对经济的冲击,内需逐渐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

 

图4 2006-2012年全省及珠三角地区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平稳增加,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省及珠三角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平稳增加,2012年分别是2006年的2.5倍及2.1倍。全省投资率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贡献率提高15.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一定规模的投资是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受外部环境影响震荡波动,珠三角地区是净流出的中流砥柱。全省2006年起净流出上下波动,贡献率从2006年的40.0%下滑到2012年的1.9%。珠三角地区净流出自2006年以来一路走高,2012年贡献率为17.8%。7年间在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影响全球贸易的多重挑战下,珠三角地区净流出贡献率的变异系数为0.8,离散程度远低于全省的3.9,表明珠三角地区贸易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是全省对外贸易复苏以及平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二、珠三角与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一)两个地区的基本情况

  依照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核心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 座城市。长三角核心区和珠三角地区类似,都拥有优良的自然禀赋、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长三角核心区以占全国1.1%的面积和5.4%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7.2%的地区生产总值、16.6%的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珠三角地区以不足长三角核心区一半的土地,创造了占其总量54.3%的地区生产总值。

 

表3  2013年珠三角与长三角基本指标比较

指标

单位

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核心区

珠三角地区占长三角核心区的比重(%

总量

占全国比重(%

总量

占全国比重(%

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5.48

0.6

10.99

1.1

49.8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5715.19

4.2

7331.41

5.4

78.0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3060.48

9.3

97760.48

17.2

54.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4669.16

6.8

11450.99

16.6

40.8

         
       
             
             
             
             

    (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2013年全国人均GDP为41908元,珠三角、长三角核心区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和2.1倍,折合分别为15034美元和14417美元,珠三角地区是长三角核心区的1.04倍。依照世界银行分组标准,200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10726美元及以上的国家为高收入国家,考虑划分标准提高、人民币升值以及GDP与GNI口径差异的因素,两个地区也已跻身世界高收入水平之列。

  从土地经济密度看,2013年珠三角地区土地经济密度是长三角核心区的1.1倍。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对地区集约科学用地产生倒逼机制,珠三角地区以较小的土地面积实现了较大的产出。

  从产业结构优化看,2013年,全国三次产业比重为10.0:43.9:46.1。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核心区第三产业均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和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不断优化,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点。与长三角核心区相比,2013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占比高3.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领先。

表4  2013年珠三角与长三角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指标

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核心区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93114

89293

土地经济密度(万元/平方公里)

9690.7

8892.1

三次产业结构

2.0:45.3:52.7

3.1:47.4:49.5

 

  三、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对外依存度较高,不利于经济的自主性发展

  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外向型企业多,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十一五”以来,全省出口依存度虽然不断减少,但2013年仍在63.4%的高位运行,占全省出口比重九成五的珠三角地区2013年的出口依存度达70.9%,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对外依赖较强,不利于提升我省产业层次,影响了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表5 “十一五”以来广东对外依存情况

年份

全省

珠三角地区

净流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出口依存度

净流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出口依存度

出口占全省

比重

2006

17.5

90.5

20.7

106.1

95.6

2007

19.6

88.4

22.5

104.5

95.9

2008

19.9

76.3

24.3

89.8

95.8

2009

13.6

62.1

21.2

72.6

95.2

2010

12.7

66.7

19.9

77.6

95.3

2011

11.5

64.6

19.9

74.8

95.2

2012

8.6

63.5

18.7

72.4

95.4

2013

-

63.4

-

70.9

95.4

 

  而人民币升值和发达国家需求疲软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因此对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冲击不容忽视。

  (二)增长方式粗放,不利于经济的内涵式提质

  随着各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近年广东工业增加值率一直在23%上下波动,珠三角地区更是缓慢下滑至22.4%,说明我省企业整体投入产出效果未有实质提升,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图5 全省及珠三角工业增加值率

   

  (三)传统优势渐失,不利于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廉价充裕的劳动力和特有的政策措施为南粤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全省尤其是珠三角制造业依靠大量输入性劳动力赚取劳动力红利的模式不可持续。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广东外省流动人口总量占全国的25.03%,比2000年“五普”时下降10.48个百分点。广东近年的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位居全国前列,以深圳市为例,2014年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1808元/月,比2006年的810元/月增长了125.7%。我省在廉价充裕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近年来部分劳动力输出大省和周边东南亚各国成为制造业新的投资热点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当广东的人口和政策优势逐渐消失,而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培育成熟,技术进步和金融深化滞后于产业发展,缺乏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新主动力。

  (四)区域差距较大,不利于经济的平衡性扩张

  粤东西北地区受自然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2013年珠三角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粤北山区的3.6倍,其中深圳市是梅州市的7.4倍。从各市投资密度上看,最高市是最低市的79.9倍。珠三角地区已对粤东西北地区形成虹吸效应,在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不断壮大发展自身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要素缺乏的困境,不利于全省建成整体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深化开放水平,提升贸易质量

  当前,我省面临许多难得的重要机遇,如能科学谋划有效推进必将大有可为。广东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决定,对于广东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省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粤港澳自贸区等都为广东的对外经贸拓宽了合作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我省在全球产业链上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提高经贸合作水平,做大海洋经济蛋糕,促进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二)深化市场改革,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进一步推进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以资源性产品价格倒逼高能耗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培育要素市场,尤其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要素市场环境,更好地发挥市场和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给予各类市场主体以平等参与竞争的权利。

  (三)以内需和服务业为着力点,打造转型升级新平台

  坚持以最终消费为经济的内生增长点,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产业化为主要实现方式,以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提高产业水平途径。加强社会保障覆盖广度和力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大趋势下,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壁垒,依托广东积累的深厚制造业基础,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科学规划集约发展,通过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动城镇化,将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对外贸易质量、提高城镇化率、扩大就业和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结合起来,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四)以差异化发展为要点,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建设和中心城区建设为粤东西北地区腾飞的“三大抓手”,充分发掘地区优势和特色,探索与珠三角地区非同质化的发展路径,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以创新驱动为导向,推动经济质量上台阶

  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提高我省要素禀赋层次,增强在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

                     

 

 

                                                                                    供稿单位:国民经济核算处

                                                                                  撰    稿:罗青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