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濠影汇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内容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广东力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历史、现实和前景三个角度,综合阐述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从经济规律揭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转型升级 分析

 

  一、从历史看,服务业加快发展是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从工业化发展规律看,服务业加快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关于经济发展理论,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化阶段和发达阶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6个阶段。不管是工业化阶段理论还是经济成长理论,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按顺序依次推进,在经济发展的起初阶段,农业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中间阶段,工业迅速推进;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服务业成为主导行业。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9453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4.9:47.3:47.8,城市化率为67.8%,人均预期寿命为76.8岁。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标准判断,广东目前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中上行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转向“工业化后期”的阶段,服务业将迎来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

  从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各国基本遵循了工业化发展理论,目前服务业比重均超过70%。从英国看,19世纪初期,英国农业占比超过30%,但1881年降至10%,1955年降至5%,2011年只有0.7%;英国工业占比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1955年达到48%,但2011年只有21.7%;服务业经过长时期的徘徊波动后,从1980年的55.2%提升到2011年的77.6%。从美国看,19世纪初,美国农业占比也超过30%,但二战后迅速下降,1980年只有2.5%,2011年为1.2%;美国工业占比在19世纪变化不大,但二战后工业发展迅速,1980年工业占比达到33.4%,随后逐步下降至2011年的20.0%;美国服务业占比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也比较高,1819年占51%,之后经历长时间的徘徊波动,近30年发展加快,1980年比重为64.1%,2011年达到78.8%。从日本看,日本在1885年农业比重高达44%,但不到100年就下降到5%以下,1980年只有3.7%,2011年降至1.2%;日本工业比重也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往回走的过程,1980年工业占比为41.9%,之后逐步下降至2011年的27.4%;日本服务业同样经历了徘徊波动的过程,20世纪经济腾飞后服务业发展加快,1980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4.4%,2011年提升到71.5%。

  从广东经济发展历程看,第三产业发展超越第二产业的趋势已经显现(见图1)。改革开放之初到80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比重在40%左右徘徊,90年代以来,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促使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并在2005年突破了50%,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工业发展速度放缓,比重回落。服务业比重总体上升,其中2003-2008年经历短暂回落后重拾上升态势,到2013年服务业占比47.8%,是2003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根据广东经济发展阶段,预计服务业比重有望持续上升。

图1 1978-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

 

  二、从现实看,保持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

  1979-2013年,广东GDP年均增长13.1%,而2008-2013年年均增长9.9%,特别是2012年以来,GDP增速都在10%以下,降至8%左右。低于两位数的增长意味着广东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期,或者次高速增长期,也就是说广东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保持高增长的难度不断增加;二是经济发展的成本、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原有的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难以为继;三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广东经济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要力争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唯一的出路就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整体竞争力。

  在广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中,必然要把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棋子。原因一,广东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2014年人均GDP将超越1万美元大关,在这个时期服务业发展必然加快,从而推动三次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原因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在三次产业中最高,通过加快服务业发展可以提升整体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23.0:41.9:35.1,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1690、114794、138145元/人年,假定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变,如果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15.0:40.0:45.0,则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10%。原因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不仅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必要的生产性服务,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提升工业部门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为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性服务,刺激国内新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原因四,服务业发展对能源等原材料的消耗使用程度较低,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从前景看,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加快,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经济规律使然,在不同阶段,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不一样。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对广东来说,现阶段及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就在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它有别于传统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等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代表,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有助于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近几年,广东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健康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保持稳定而较快的发展,增速高于整体服务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2008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56.8%,2010年提升到57.4%,2013年达到57.8%,今年前三季度提升到58.0%。2014年,广东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信息消费、网购、高铁出行等服务业新业态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受厦深线开通带动,高铁客运强劲增长,前三季度完成客运量6130万人,增长55.3%,占整个铁路运输的34.6%,占比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通信业务总量增长12.2%,3G移动电话期末户数增长26.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5.9%和12.8%%;邮政业快递业务量增长58.6%,快递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6.9%。这些现象表明,我们正面临一个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将可为广东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但目前广东服务业发展水平技术含量仍较低、动力不足,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不够协调,一些领域的体制制度改革存在滞后。对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双轮”。从本质上看,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可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工业4.0革命刚刚在欧美开始启动,这一技术创新将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和互联服务业产生大量的大数据流,并通过搜集和分析这些大数据实现从智慧工厂到智能生产的高效高品质生产,这将为广东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带来巨大机遇。

  第二,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市场技术创新和政府制度创新。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关键在于建立与完善市场化分工水平和相关制度规则,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度建设,维护市场秩序,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消除价格扭曲,引导金融信贷服务,加大民间资本投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等。加强技术创新,则需要企业在设计、制造、销售等各领域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逐渐从低端走向高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第三,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深化与港澳服务业合作,积极引进港澳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机构;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平台,促进广东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合作,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转移和外包业务等,推动广东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第四,提升居民有效需求,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要着力提升传统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健康卫生、智慧生活、绿色环保、休闲旅游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加快发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引导居民消费持续提升,增强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

 

 

 

 

 

                                                                      供稿单位:服务业处

                                                                      撰    稿:张建梅





 

相关链接: